关于实施团建深化工程进一步加强全市开发区(园区)共青团工作的意见(团锡委发〔2016〕7号)
时间:2016-04-01 浏览次数: 来源: 字号:[ 大 中 小 ]
江阴、宜兴团市委,各区团委:
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,推动我市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,进一步激发全市开发区(园区)团的组织建设活力,提高开发区(园区)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,有效服务开发区(园区)团员青年,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投身产业强市和“强富美高”新无锡建设,决定实施团建深化工程,进一步加强全市开发区(园区)共青团工作,制定如下意见。
一、指导思想
深化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,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”的重要举措,是主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,是巩固和加强党执政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。全市各市(县)区团组织要坚持党建带团建、坚持“一型四化”(服务型、区域化、规范化、骨干化、扁平化)的工作导向,不断深化“走基层、听心声、转作风、办实事”主题实践活动,积极探索加强开发区(园区)团建的创新途径和方式方法,不断扩大开发区(园区)团建的活力和影响力,切实增强开发区(园区)团建的科学化水平。
二、实施对象
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、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、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江苏省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、江苏省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、无锡山水城、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、江苏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、无锡空港产业园区、江苏江阴-靖江工业园区、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
三、工作目标
探索开发区(园区)团工作团市委直接管理制度,扁平化调整开发区(园区)团组织架构,打通资源整合通道,推进标准化建设,促进整体工作活跃。经过1年努力,全市开发区(园区)内新增500家非公企业团组织,开发区(园区)每年培育3-5家示范企业团组织,不断增强开发区(园区)团组织的吸引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,形成扁平化管理、一体化服务、社会化运作、功能化发展的整体性工作格局。
四、工作内容
1.开展新一轮团建基本情况梳理。以“六服务三促进”为基本要求,在全市开发区(园区)中组织专门调研,走进非公有制企业,走入企业青年,下发调查问卷,摸清开发区(园区)团建基本情况,充分调研后制定《全市开发区(园区)共青团工作任务分解方案》。探索将省级以上开发区(园区)团工作纳入团市委直接联系管理,建立扁平化工作架构。
2.着力推动非公企业团建覆盖。开发区(园区)统筹安排好辖区内团建工作,对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,积极开展建团指导工作。针对团员数量较多的企业,在分厂、车间、班组等基层单位相应建立团的基层组织,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建设。发挥团建基础较好的团组织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,与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等打造“非公企业+联合团支部”的团建联盟,实现团组织增质扩面。
3.积极拓展团建“第二轨道”。结合开发区(园区)特点和团员青年需求,广泛建立以“网上熟人社圈”为特征的团员青年“网上之家”,为青年提供交流、交友互动参与的“线上”交流平台。丰富活动载体,协调场地资源,推动建立思想类、技能类、文体类、公益类等青年活动社团,积极孵化培育公益性青年社会组织,建立“线下”活动平台,推动成立开发区(园区)青年社团联盟。做深“最美青工”、“蓝领学堂”、“三兵争创”等符合企业青年特点、深受青工欢迎的品牌活动,注重引入社会资源增强影响,并通过网络推荐等方式加大青年知晓度和参与度,增强开发区(园区)青年的获得感,通过线上凝聚、社团扶持、典型激励等方式构建团建“第二轨道”。
4.联动整合团建项目资源。立足于开发区(园区)和企业发展需要,深化开展“青”字号品牌工作。借力“三进三助力”工程,围绕青年学习成才、就业创业、婚恋交友等需求,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分众化服务项目。立足产城融合实际,引导开发区(园区)团组织打破条块分割,深化区域化团建意识,通过资源支持、整合、共享、联动,进一步优化团建工作环境。
5.规范标准促进团在身边。推进开发区(园区)团建规范化建设,以加强组织建设和团员意识为重点,在已经建团的企业中强化“统一团组织活动日”活动。在成长型企业团组织和新成立的团组织中推进“一场倾听、一堂团课、一个承诺、一项主题实践”四个一标准,提前介入、全程指导,帮助企业年轻员工树立组织和团队意识。编印开发区(园区)示范团组织案例集。
五、推进安排
1.摸底调查阶段(3月):对开发区(园区)的数量和规模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摸底,了解开发区(园区)内团组织、青年社会组织、团员青年等基础数据及相关信息统计工作,制定工作目标和详细推进方案。
2.组织实施阶段(4月至11月):团市委直接管理开发区(园区)团工作,双月召开1次开发区(园区)团委书记例会;全面推进建团,充分依托开发区(园区)各方力量,扩大团组织覆盖;着力激发团组织活力,培育开发区(园区)青年社团,打造团建工作品牌、有效整合辖区资源,更好的服务发展、服务青年;参与“三进三助力”项目对接会,对接一批企业青年需要的工作项目。
3.巩固提高阶段(12月):团市委将在开发区(园区)总结和自查基础上,对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进行专项调研考核,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,对于工作有特色、成绩较突出的进行宣传表彰。
六、工作要求
1.加强领导,提高认识。各市(县)区团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推进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的责任,帮助开发区(园区)和企业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意见要求,切实提高思想认识,认真制定计划,明确工作目标,强化工作措施,落实工作力量,切实将开发区(园区)团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
2.突出重点,务求实效。各市(县)区团组织要明确不同领域的工作重点,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,有的放矢,自始至终地抓紧抓实抓好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。要把扩大组织覆盖、规范组织运转、提升组织活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广泛宣传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,推进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,为基层团的工作全面活跃奠定坚实基础。
3.流程管控,严格考核。各市(县)区团组织要强化工作督导和一线指导,保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高效推进工作。执行开发区(园区)团建“红黄牌”提醒制度,团市委将成立专门的督导组,赴各市(县)区进行督促检查,并定期通报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进度,对工作推进滞后、创建成效不明显的市(县)区和开发区(园区)团组织给予黄牌提醒个人,红牌提醒市(县)区团委,约谈开发区(园区)党政,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,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,保障开发区(园区)团建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附件1: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(园区)团建情况调查表
附件2: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(园区)团建调研提纲
共青团无锡市委员会
2016年3月9日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
关闭窗口